找到相关内容3674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为力 ——湛弘法师

    骄慢心。 安受苦:对于生理上的饥渴、衰老、生病,以及自然界的寒热、风雨所带来的种种痛苦,我们都能够忍受下来,而不会退却,做到不抛弃不放弃。 谛察法忍:对于缘起性空的道理,我们必须用心去观察它,体会它,把心中对人、事、物的执着,都能够放下来,这就是观空而──观察诸法的实相,也就是空相,本来就是没有实性可得的,把它融化于日常生活当中,认清一切事物,都是因缘和合的假相,心中坦荡荡的,不去执取任何事物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75576395.html
  • 善观因缘法 安自如如

    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八种境界:称、讥、毁、誉、利、衰、苦、乐。能够安于这八种顺逆境界,喜风不动,逢苦不忧,这就是的功夫。   顺境逆境,不离忍辱   世间人不知道要忍,遇到不顺己心的境界,就放纵自己的脾气,破口大骂,作出伤害他人的事情;遇到顺心的事情,便骄傲自大,得意忘形。学佛了,知道要修忍辱行,可是常常忍不住,事后才懊悔不已。的功夫是磨炼出来的,不是嘴巴说,就可以得住。修行学...

    见某法师

    忍辱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10/1826221813.html
  • 黄念祖居士谈修忍辱波罗蜜的六种境界

         第一种叫“力忍”,要用力量才能。也就是说,别人无缘无故打我一拳,唾我一脸唾沫,我当然是生了气了,动了真心了,但是自己要克制自己。我是修行人,我不应当跟他一般见识,自己努力克制,这样也就...  再进一步叫“反”,虽然人家对我无理横加种种事情,我回头想是我不对,责怪自己,一定是什么什么原因,由我引起来的,这是第三种叫“反”。   第四种就是“观忍”。那就用上了咱们的《金刚经》所讲的...

    黄念祖居士

    |忍辱|黄念祖|安|波罗蜜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10/12/19182092295.html
  • 是世上最难的修行:索达吉堪布

    是世上最难的修行:索达吉堪布  最难行持的苦行是什么?就是当我们面对无缘无故的羞辱、无中生有的诽谤,或有人以百般手段来折磨自己,这时侯还能得下来。   ,是人生中最难修的。俗话说:“忍字高来忍字高,忍字头上一把刀。”《入菩萨行论》中也说:“罪恶莫过嗔,难行莫胜忍。”所有的罪恶中,没有一个像嗔心那么可怕的;所有的苦行中,没有一个像安...

    索达吉堪布

    修行|索达吉堪布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14/03/154214325665.html
  • 我就这样了一生(星云法师)

    心中不禁感触良多,回想大家对我的肯定,是自己付出多少的辛苦、忍耐所换取来的成果啊!如果将这部片名换一个字,改为“我就这样了一生”,用来形容自己,应该是很贴切的写照了。 我从小生长在乱世里,先是军阀...里仍是以稀粥代替干饭,经常一个月吃不到一块豆腐,或一些素菜。这对于正值成长期间的我来说,当然是不够纳胃的,但是想到时代的艰辛、常住的难为,心中的感念使我忘却了饥饿之苦,就这样我养成能的习惯。 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30476685.html
  • 肯行的姚纯贤老居士

    肯行的姚纯贤老居士  释云闲  姚纯贤老居士,法号悲贤,女,1910年出生,1992年皈依佛门,后在黑龙江绥化市地藏寺受菩萨戒,修净土法门,勤恳精进,终日拜佛念佛不止。2005年4月26日晚8时,在众居士的助念声中,呈吉祥卧无病往生,世寿95岁,时瑞相重重。助念3日后,送火化场火化,亦有诸多瑞相。  姚纯贤老居士一生光明磊落,无怨无求,无私无我,忍人所不能,行人所不能行。她得闻佛法后,便...

    释云闲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12460912.html
  • 我就这样了一生(星云法师)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Item/31382.aspx
  • 只有能安的人才是真正的佛子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Item/32406.aspx
  • 与人相处需要“”吗?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Item/81312.aspx
  • 梵网经菩萨戒略注:嗔打报仇戒

    第二十一嗔打报仇戒 如来制戒,不离止作二持,一、应作,二、不应作。是事不应作而不作,名为止持;是事应作而作,名为作持。 若佛子,不得以嗔报嗔,以打报打。 菩萨上求佛道,下化众生...

    圣一法师讲述

    |菩萨戒|忍辱|嗔恨|安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10/12162093053.html